我国的运营车辆数量和运输量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驾驶车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事故引人注目、群死同伤事故频发的安全状况是制约驾驶车辆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参考了前人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危险状态评价理论,基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行为构建了驾驶车辆的风险状态评价方法,并利用实车数据进行验证。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安全驾驶行为与危险状态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为驾驶员的风险状态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
专家的经验法和问卷调查等,对驾驶员的危险状态进行评价的9个典型的安全驾驶行为进行了筛选。超速、急减速、急加速、急转向、更换车道时不使用方向盘、频繁变换道路、强制改变道路、与车的距离太近、是高压驾驶行为。在深入分析实车收集数据的特征和安全驾驶行为的自我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典型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构建驾驶员风险状态的评价指标。2、构建基于层级分析法运营的车辆驾驶员的风险状态评价水平模型,设计问卷调查,根据专家、巴士公司的安全管理者、长途巴士公司的管理者的调查结果,获得各指标的初始权重,根据驾驶员的实际安全度然后,确定不同等级的阈值,最后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安全特征进行设定。计算了评估指标权重自动迭代更新方法。
、使用实车测试数据验证驾驶车辆驾驶员的风险状态评价模型。招募驾驶车辆的司机,利用课题组的多功能数据对车辆进行测试,收集驾驶员实际驾驶过程的数据,验证的结果是,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价驾驶员的危险状态。4、基于C类,开发了管理驾驶员的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
系统包含5个功能板。可以管理驾驶员管理板、车辆管理板、统计分析板、动态评价板和系统说明板、驾驶员信息、车辆信息、驾驶员风险状态等,自动评价驾驶员的危险状态。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53和61374196)、教育部长江学者和革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286)、国家科学技术支持项目(2014BAG01B05)和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321150)的资助。